约翰·马丁尼斯的本职工作是位教授,在加入谷歌之前便已经开始做量子计算机硬件的研究,当时的研究经费主要来自于公立大学的拨款。
公家的研究经费大半时候都是不够的。
大概也就是这个原因,约翰·马丁尼斯才会答应加入谷歌。
原因就是谷歌有钱。
科学家可以对生活物质方面的要求放得低些,但是那些用来做试验的仪器,实验室制备的工业设施,纳米级的观察、加工设备却太贵了。
明明是实现同样功能的实验室设备,老款的跟新款的,世界一流的跟二流厂商生产出来的,很多时候可以说根本是两种不同的设备。
就拿简单的示波器来说,老款可能示数读不准,波形数据数据转瞬即逝,为了研究一个波形,要么一遍遍重复,要么用手机拍照;而多通道高精度示波器随便选,数据烤屏,直接自带截图,数据直接存为Excel模式,U盘一插,想怎么分析怎么分析。
更别提要求精度更高的纳米级加工制备设备了。
所以约翰·马丁尼斯选择带着整个团队加入了谷歌,当然他很多学生并不是第一批加入的,而是等到博士毕业之后才加入到谷歌的大家庭。
对于一个极有能力的科学家而言,约翰跟谷歌相互成就。
如果没有约翰·马丁尼斯,谷歌也不可能在去年的发布会上展示他们的量子电脑。
但很显然,虽然约翰·马丁尼斯最终决定为金钱折腰,但作为一个纯粹的科研人,他并不打算因为金主的压力,就背弃科研的态度。
这显然也不是桑达尔·皮查伊想要的态度。
“我病不认同您的说法,马丁尼斯先生。要知道华夏人进入这个领域可比我们更晚,但是他们现在却有追上我们的可能。”谷歌总裁当即反驳道。
“这能说明什么吗?”约翰·马丁尼斯诧异的看着桑达尔·皮查伊反问道。
“这还不够说明很多东西吗?”桑达尔要怒了。
“不不不,这什么都说明不了。量子计算机的发展规律,是根据我们对于量子微观世界的理解推进的,简而言之,我们对量子围观世界的理解越深,通用量子计算机的完成度就会越高,能力就会越强,这跟大家对这个方面研究时间的长短有一定关系。但要知道很多时候世界巨变只在于天才的灵光一闪。”
约翰·马丁尼斯摊了摊手,表达了自己的观点。
意思也很明确,我现在灵光有限,所以没法给你保证几个月后让谷歌的量子计
为优化阅读体验,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