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安兄!最近几天《同文杂志》的售出的如何?贺博士可是非常期待印有他文章的第二卷呢!”众人刚刚靠近沁园,崔颢就忍不住开口询问了。
这几天同文馆以如此低的价格售书,生意自然是好的不得了,甚至还一度出现外地人抢购的状况。但其中销量最好的,却是《同文杂志》。这杂志本来是参考《幽州纪事》,再借鉴了《开元杂报》的一些形式,刊印出来打响同文馆知名度的。
因为做工简单,内容较少,才卖三十文钱一本,长安市民生活富庶,基本上都买得起。而上面刊印的很多著名诗人最新的诗歌,也让追求文化艺术享受的长安市民们非常喜欢。印的两千本,到了第二天上午就已经一售而空,而随着影响的扩大,来买杂志的人还在增多,安禄山不得不让印刷馆在增印了五千本的基础上,再印一万本。
虽然崔颢等诗人对于总共才十几贯钱的稿酬一点都不放在心上,但这样自己写出诗歌,别人争向买来诵读的荣誉感,还是很令他们激动。以至于那个被王维等人拉来的太常博士贺知章,也兴致勃勃的参与了下一期《同文杂志》的编辑主笔。有了这么一位当今的文坛泰斗参与,下一期《同文杂志》的热销已经可以预期。
“崔老弟放心!《同文杂志》的销售很好!第三印的一万本中,又有三千本被洛阳来的书商买走了,他还预定了五千本第二卷,如今馆中剩下的杂志已经不多,我又叫人再印了一万册,才不致在第二卷出来之前脱销!不过第二卷还得等些时候,我准备听听长安市民的反应再说!”安禄山笑道。
的确没想到,这样纯文学性的杂志,在大唐的销量竟然这么好。
想想后世那个号称科技日新月异,社会瞬息万变的时代,文学作品却只能冷落中堕落,最经典的嘲笑,莫过于把现代搞文学的比喻成进了城的唐吉柯德。而大唐这个科技展缓慢,社会相对稳定的朝代,却是一个国力鼎盛,市井之徒都粗通文学的时期。
“这有什么可听得!现在京中的青年才子,都随时愿意将自己最新的诗稿献上,而那些市井之人,能让他们拜读众才子的大作就已经很荣幸了,还能有什么想法!”崔颢不屑的道。
“崔老弟!话可不能这样说,草莽之中多豪杰,市井之中多义士!虽然他们不一定能品鉴出诗歌的优劣,但好的诗歌却一定能让他们都记住!呵呵!说不定改日你问问路人,上次《同文杂志》上的诗你记住了那,就能知道你们上次谁做的诗最好了!”旁边须花白,半眯着眼的小老头说道。
他正是京师最有声望、最受青年才子喜爱的大诗人,现任太常博士贺知章。
这位“知章骑马似乘船,眼花落井水底眠。”的老诗人,虽然才名卓著,却没丝毫架子,不但对曾经教过的国子学后辈提携有加,还经常像一个老顽童一样,和那些青年才俊们闹成一片,非常幽默风趣。安禄山刚一接触,就不由喜欢上了,现在已经是沁园的座上常宾了。
“哈哈哈……”王维安禄山等人一阵齐笑。
<
为优化阅读体验,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