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>
远的且不去说它了,就说李中易最贴身的楚雄,这小子刚加入队伍的时候,连他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。
如今呢,楚雄不仅仅是识得好几千字,看得懂军务公文,画得出带等高线的地形图,更连文采飞扬的情书都会写了。
这么多年来,李中易在军中办教育,主要的心得是:拿鞭子逼着学文化,以及强大的利益驱动机制。
逢晋升必须考试的基本原则,被牢固的确立之后,就倒逼着有上进心的军官和士兵们,必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,否则就无法改变始终居于人下的被动局面。
千军万马过独木桥,过去了就是鲤鱼跃过了龙门,过不去就只能作人下人,逻辑很简单,却非常管用。
“楚雄,你说说看,如果我军主力离开了京城,某些人会不会蠢蠢欲动?”李中易摸着下巴,笑眯眯的望着楚雄。
楚雄成天跟在李中易的身旁,他知道的内幕,比李延清还要多得多。楚雄自然明白李中易的意有所指,随即陪着笑脸说:“爷,您是想听真话呢,还是想听假话?”
李中易被逗乐了,顿时兴致大涨,反问楚雄:“你打算说真话呢?还是讲假话?”
楚雄当场矮了半截身子,小心翼翼的说:“回爷的话,小的以为,以我军鼎盛之军威,如果不在前线打个大大的败仗,哪怕主力尽离京城,恐怕依旧无人敢犯上作乱。”
李中易笑眯眯的点点头,别的地方都可以乱,唯独天下最精华的京畿地区,绝对不能出大乱子!
检查下边的工作,李中易从不喜欢官样文章式样的花架子,在他看来,突然袭击式的临时出牌,绝对比提前下通知,让下边人充分准备好了,要真实可靠一万倍!
“来人,去命令那一个都的乡军官兵,马上展开战斗队形,进攻到我这里来。”李中易指着正从官道上经过的乡军队伍,扭头吩咐传令官。
“喏。命令那一个都的乡军官兵……”传令官复述无误后,拍马疾驰而去。
紧接着,李中易又下达了命令:“传我的话,命随行的参议们,全体出动,沿途观察该部乡军的一举一动,事后整理成报告交我审阅。”
“喏……”又一名传令官拍马而去,直奔随行的参议人员那边。
李中易出行,除了近卫和亲卫之外,随行人员之中最多的就是参议们。
在李家军中,能做参议的人员,都不是只会耍嘴皮子的亲贵军官,而必须是真刀真枪的从战阵上拼杀出来的基层军官。
按照条令的规定,参议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