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个“哥哥”的传信,让本就有些发懵的天天,更懵了。
三镇虽然靠在一起,但也是有些距离,再者,附近乾人哨骑开始变得活跃起来,导致双方信息的传递变得更为困难,效率也会更低。
所以,
这两个“哥哥”到底在干嘛,
在这般紧要的时刻,竟然特意传递这种莫名其妙的话?
三镇烽火体系倒是还在,但那是拿来传递敌情用的,无法做什么细致的交流。
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,其实在于陈仙霸与郑蛮他们,都自认为只有自己是收到了空锦囊,也自认为明晰了王爷的意思,同时本能地认为,其他人收到的不是空锦囊,而是很直白的命令。
其实,早在靖南王时期,就有一个大弊与大利结合共生的军事体制存在,那就是主帅者,以一种全方位操控的姿态去掌控整个战场的方方面面。
每日各部都必须向帅帐送折子,大到后勤军需,小到士卒矛盾惩戒等等,都需要向帅帐汇报,以方面帅帐对整个大军有着更为深入的掌控;
弊端则在于,这无疑会使得下面各路兵马成为提线木偶,失去较多的自主能力。
而且,因为主帅的地位与威望实在过高,“震慑”力,自然也会越强,越是让下路各个军头子不敢越雷池一步。
故而,主帅英明神武的前提下,大军可以凝聚成一股绳,在整个战争棋盘上,从容落子,不用担心其他;
而一旦主帅素质水平不行,则很容易引起雪崩效应,到那时,连下面谁想力挽狂澜都成为奢望。
靖南王一直是用这种方式打仗的,
作为靖南王的关门弟子,郑凡出征,也是继承着这一套体系。
也没办法不继承,因为当年老田几乎就是手把手地让郑凡去实习操作过了,等到出师后,肯定用自己最顺手最熟悉的方式来应对局面;
最重要的是……前者,还没输过。
也因此,
当作为一军主帅一军灵魂人物的摄政王爷,以“空锦囊”的方式,自我掐断了对提线木偶线路的掌控时,
直接就引发了一系列的在次一级军事指挥上的……混乱。
楚军出征、乾军出征、甚至是其他派系的燕军出征,
最先听的,自然是主帅,而当主帅军令不明晰或者其他意外因素搅入时,局部战场上相邻的兵马,很容易就能“论资排辈”选出局部战场上的新的“发号人”。
爵位、
军功、
地位、
&ems
为优化阅读体验,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