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郃被张飞与太史慈追着一路向西,西面是一条大河,两侧丘陵起伏,水何澹澹,洪波涌起。
此时他的身边还有数千人,聚拢在河边,追兵离他们约有三四里。
“此是甚么河?”
张郃四下扫视,焦急询问。
当下就有亲卫不断呐喊,把话传出去。
过了片刻就有知道此地的人回应,被带过来回话道:“将军,此为白沟。”
张郃不时回头张望追兵,汗如雨下,问道:“可否泅渡?”
那人道:“此河水流颇大,不能泅渡。”
白沟河,就是后世的卫河,一条看起来不是很大的小河流。
但现在却波涛汹涌,河面宽度约有二十多丈,水流湍急,远不是后世那条水流不多,甚至经常断流的小河。
这是因为早期的卫河发源于太行山脉,流经河内郡与魏郡,水流量比较大。像曹魏时期,就曾经由曹操下令开凿为运河,专门运送粮草。
到隋朝的时候,卫河就已经是大运河的一部分,被称为永济渠,到了明代,则被称为卫漕,一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,水流量才逐渐变小,到今天我们能看见的卫河。
所以此时的白沟,是一条体量相当大的河流。虽然不如黄河,但也属于大型河流,哪怕是冬季枯水季节,想要直接从河上趟过去也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“有桥否?”
张郃远远看到敌人追兵迫近,已经不足二里。
“北去二里有一座桥。”
“往北。”
“将军下令,往北!”
一声令下,数千残兵慌忙往北奔逃。
又跑了二里地,终于看到了远处一处相对较窄的河道上横着一道木桥。
众人来到桥边,就看桥边还立着一个大木牌,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大字——“平漳河”。
张郃凝神看去,思索了片刻,顿时只觉得背心发凉。
漳河在邺城,离此地三百多里。
后世漳河改道,与经过通渠后的卫河交汇,变成了漳卫河。
但此时二河却没有一点关系,所以在卫河旁边,忽然立一块木牌,上面写“平漳河”三个字,就有些耐人寻味。
别人还好,一开始没琢磨过来。可张郃的名字,就通漳河,细细一想,平漳河?岂不是平张郃?
莫非那陈子归是要学汉武帝将左邑县改名闻喜县的往事,要将白沟改名为平漳河?
&
为优化阅读体验,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2页